信息社会是信息充分共享的社会,只有通过共享,信息这一战略资源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历史的伴生物,以其记录信息原始性和真实性,成为信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又因为档案记录社会活动的广泛性激发了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所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也就成为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档案管理转变服务方式的重要标志。而档案编研工作则是以馆(室)藏档案文献为主要物质对象,以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内容,满足社会利用为主要目的,在深入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按专题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不同形式的编研成果的一种专业工作,它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重中之重,对档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全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方针的贯彻,档案工作开始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开发与信息服务方面扩展,档案编研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
为了做好档案材料的编研、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我们综合档案室根据利用者的需要,在参考本单位档案材料的基础上,从档案编研工作着手,在文书档案方面先后完成了《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全宗介绍》、《文件汇编》、《专题记录片》《区志》等编研成果。受到领导、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单位综合档案室在文书档案编研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一、以利用者的需求和室藏材料为基础,量体裁衣,发挥室藏优势
档案的编研工作必须以服务工作为指针,从利用者需求角度出发。档案编研工作既要考虑利用者核对某一事实、查证某一规定的查证性需求,又要考虑到利用者工作中参考性及确知某种信息、预测事态发展的预测性需求。编研工作应立足于这一重点,围绕政府各部门的中心工作,做好预测,主动、系统地提供利用。
档案编研工作是建立在对档案材料的选择、分析、加工、综合的基础上的,而材料基础是编研工作成败的关键。因而选题要充分考虑档案材料的数量和完整程度以及利用价值等因素。只有具备数量充足、完整齐全的档案材料,才可能编出内容丰富的编研成果;此外,档案材料的数量和完整程度还可决定编研题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档案的利用价值与编研成果的利用价值成正比,因此,价值高的档案材料应是首选的编研课题。
近些年来,我们综合档案室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白碱滩区政府党政工作的中心内容,编写了《干部任免专题》、《文件汇编》等编研成果,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参阅的资料,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数据。同时,我们还发挥室藏档案材料数量充足、完整准确的优势,为史志编写者提供详实准确的史料,保证其按时完成《白碱滩区志》、《戈壁新城白碱滩》、《白碱滩区街路门牌编码薄》等书的编篆工作。
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从诞生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但它已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陆续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一改传统档案手工作业的落后状况,使档案管理更快捷、更高效。
随着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深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现代化设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来,使档案管理现代化发生了新的变革,正迈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由于计算机具有处理信息准确性高,运行速度快,容量大等优点,对于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手段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面对新世纪,我们综合档案室除了保留传统的编研手段和措施外,还与宣传部协作应用现代化技术,运用光盘、照片、数码音像等载体制作和存储《依靠科技创新 打造新兴城区》、《新疆文化的风采》、《谱写老龄事业新篇章》、《婚育新风进万家》、《巨变》等十几部专题片。这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的反映白碱滩区风貌的档案编研成果,通过邀请各级领导观看、克拉玛依电视台播放等方式和手段,加大了编研成果的宣传力度,使档案编研成果走出了档案室,走出了白碱滩区,将信息快速地传输给社会各界的利用者,从而达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三、利用档案编研成果,宣传档案工作,提高档案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档案部门由于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也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部门,因此,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冷落;另一方面,档案事业的发展由于得不到社会的大力支持,档案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难以同步,这种现象更加造成档案意识的淡薄。
我们通过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参阅的资料,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数据,为史志编写者提供详实准确的史料等方式,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从而达到对社会各界进行最实际而有效的档案工作宣传,使社会了解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室,了解保存历史资料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档案意识,在此,档案编研工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利用档案编研工作,提高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
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保管档案,并提供利用。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不但了解档案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具有什么意义,而且还要了解社会上对档案有什么需求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对馆藏档案做到真正了解,才能迅速准确地为利用者服好务。这是社会各界评判档案工作好坏的唯一依据。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档案工作人员在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和制作多种检索工具的同时,深入研究室藏档案的内容,有计划地分门别类进行编研工作,汇编文件材料,制作专题目录等,以方便利用者。通过编研工作,锻炼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世纪,创新依然是永恒的主题。而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得过且过,不思创新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这也是对档案部门的苛刻要求。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档案编研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我们也应对我们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存在的诸如档案编研的理论跟不上实际工作发展的需要;对编研工作缺乏正确认识,编研深度不够;档案编研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档案编研工作中我们应紧密贴近社会需要,选择题目,进行编研,使档案的编研工作不断向纵深扩大,从而使档案部门的水平逐步提高,应该相信,我们完全有能力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地加强和巩固自己的阵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